臺中市岸裡國小教務處工作計劃
壹、前言:
隨著二十一世紀的來臨,時代的變遷日新月異,社會轉型空前劇烈。尤其民國七十六年解除戒嚴之後,政治的民主化,社會的多元化,文化的本土化,凡此種種現象,均呈現極大的轉變。
為因應大環境的重大變遷,課程標準也做了一次修訂。而本次的修訂,係以「培養二十一世紀的健全國民」為最高的理想目標。其基本的理念有以下六大方向:
一、未來化的前瞻導向:
不能以「過去的教材,教導現在的學生,去適應未來的生活」,而要以學生需要為中心,以未來發展為導向,要具備前瞻性的理念。
二、國際化的世界胸懷:
「地球村的觀念」與「國際社區的意識」已形成,因此二十一世紀的新生代,必須胸懷世界,具有世界責任觀。
三、統整化的周延有效:
兼顧人文課程與科技課程,正式課程與潛在課程,透過周延有效的統整化課程學習,提高學習的附加價值。
四、生活化的符應需求:
考慮學生能力、興趣與需要。不僅提供現階段兒童生活所需,也應考慮二十一世紀新國民所應具備的生活內涵。
五、人性化的人文素養:
以學生為中心,注重人文陶冶,矯正過去過於強調知識,忽視情意、審美教育,協助學生作最有利的自我實現。
六、彈性化的專業自主:
追求良好教學品質目標的實現,在尊重師生自主的前提之下,容許教師擁有教育專業自主權,提供學校自行安排課程,教師因材施教,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。
基於以上的基本理念,研擬符合廿一世紀之教務處工作目標。
貳、目標:
一、確實推行教育法令,貫徹國家教育政策。
二、貫徹實施教學正常化,以培養德、智、體、群、美五育均衡發展活活潑潑之好學生。
三、輔導教師積極實踐教師守則,發揚敬業樂業百年樹人之崇高理想。
四、加強教訓輔連繫配合,促進課程教學精神與方法之一貫,以加強教育效果。
五、充實教學設備,改進教學方法溝通教師教學觀念,以達成教學目標。
六、加強課程教材之研究,分科研習檢討得失,俾供課程修訂之參考。
七、成立課程發展委員會,落實學校課程之推展。
參、實施內容:
一、貫徹教學正常化措施,具體作法:
壹、 依教師專長排課,按進度參考上課,禁止不當惡補及使用坊間專為應付考試之參考書及測驗卷。
貳、 按照部頒標準合理排課,並確實按課表上課。
參、 改進各科評量技術,各科教學評量應兼具多元、實作、卷宗等方法。並能顧及認知、情意、技能之不同層次,並作必要之補救教學措施。
肆、 辦理戶外教學,提高學生學習興趣,收教學效果。
伍、 改進教材教法,落實教學正常化,提昇教學品質。
陸、 對學習成果欠佳者實施補救教學。
柒、 實施課後輔導教學。
二、各科作業之改進,具體方法:
壹、 除紙筆外,盡量鼓勵教師改用實施.訪問.觀察.紀錄.表演.網路資料搜尋…等多元方式之作業。
貳、 辦理假期作業展覽,以收觀摩策進之效。
參、 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學生作業,供教師教學之參考及輔導教師增進作業批改之知能。
三、推展英語教學,具體方法:
壹、 辦理師資培訓及研習。
貳、 成立英語教材教學研究中心。
參、 每週實施四天的晨間美語教學及一~四年級每週安排一節美語課,五、六年級每週安排二節美語課。
肆、 安排各類成果發表會(演講、朗讀、話劇、、、),增進學生學習興趣,提昇學生外語能力。
四、電腦輔助教學(CAI),具體作法:
壹、 參加各種研習及訓練以培育師資。
貳、 爭取補助及自編經費購置硬體設備
參、 電腦教室之管理應用,及相關軟體之購置。
肆、 推展電腦輔助教學,豐富學生學習內涵。
伍、 成立教育資訊小組,蒐集教育新知。
陸、 三~六年級各安排一節電腦課,有計劃的安排課程,提供學生有系統的學習。
柒、 透過各種比賽(中文輸入、卡片製作、資料查閱、、、),激發學生學習潛能。
五、加強圖書室功能,具體作法:
壹、 充實圖書設備,圖書管理電腦化。
貳、 安排閱讀課鼓勵班級前往圖書室閱讀書籍。
參、 採用開架室,並實施管理及借還書籍管理電腦化,以提高工作效率。
肆、 辦理各項圖書館活動如說故事.查資料.兒童讀書會….。
伍、 實施閱讀活動 ,訂定獎勵辦法,以培養學生閱讀的好習慣。
六、充實教學設備及教學媒體之製作或購置,具體方法:
壹、 利用既編經費購置各科教材教具。
貳、 各科教學媒體、軟體之編目整理及推介使用。
參、 舉辦視聽教學媒體操作觀摩研習會。
肆、 謀求社會資源添置各科媒體軟、硬體設備。
伍、 鼓勵各科媒體教具之師生共同製作。
陸、 舉辦教學教具及媒體軟、硬體之製作比賽及優良作品展覽觀摩。
七、落實小班教學精神理念,引導學生適性發展,實現自我,激發潛能。
八、推廣九年一貫教學精神理念,落實協同教學.親師合作.統整課程.學校本位課程….之規劃。
九、成立教師成長團體:教師讀書會.教學研究會.課程研究小組…,溝通理念,改變傳統教學方式。
十、自編多元教材與評量,符合學生個別需求,建立學生資料檔案,呈現學生學習的成長歷程。
十一、提供多元的學習環境,安排各種學習活動、使學生潛能得到適性發展。
十二、提供補救教學的環境,帶好每一個學生。
十三、培養教師課程統整能力。
十四、結合教師專長推展生動活潑的教育,增進學生學習興趣,以達到教學效果。
十五、推行行政電腦化。
十六、按規定常態編班。
十七、落實週三進修,辦理課程統整、資訊教育研習等活動,以提昇教師專業素養。
十八、每學期安排二次之教學觀摩活動,並召開檢討會及追蹤評鑑,加強教材教法研究,以增進教師之教學知能。
十九、取消一次之紙筆測驗評量,改以其他的多元適性評量方式替代。
二十、落實鄉土教學活動,辦理鄉土戶外教學參觀活動。
廿一、定期舉行教室佈置觀摩會,輔導教師妥善運用公佈欄,展示學生相關作品與訊息,以達境教功能。
廿二、重視音樂、美勞、體育教育,強調五育均衡發展原則。定期辦理班際音樂比賽、師生美展、班際體育競賽、、等活動。
廿三、規劃辦理課後扥育班相關事宜,提供學生課後照護之服務。
廿四、規劃辦理成人教育班相關事宜,提供社區民眾學習的機會。
廿五、規劃辦理縣民教室相關事宜,提供社區民眾終身學習的機會。
廿六、辦理課後才藝班,提供學生課餘學習,培養多樣才能。
|